星期日, 四月 22, 2007

豆干评论


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反思录
香港电影老矣?!死矣?!


“香港电影已死。”香港电影人李力持(拍摄了星爷主演的《唐伯虎点秋香》、《少林足球》等片)的这句狠话原本会让人心生寒意。但是如果用来评价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,觉得这句狠话真是畅快。一些不痛不痒的影片,一帮不温不火的得奖人,组成了这届不三不四的香港电影金像奖。

年方26,今不如昔
香港电影金像奖举行了26届,风水轮流转,今年却杀了个回马枪,阔别影坛多年的谭家明成了大赢家,他导演的《父子》夺得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。但是就像一场没有好对手的比赛,谭家明这一回合下来赢得并不过瘾。因为其他四部提名影片: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《放逐》《黑社会2:以和为贵》《霍元甲》,都算不上是倾城杰作,所以无论其中哪部得最佳影片,都是“只不过尔尔”或者“大跌眼镜”这两种效果。
想当年香港电影正繁盛,谭家明导演的《飞越黄昏》获得了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。当年的竞争者是《阿郎的故事》和《喋血双雄》。杜琪峰的《阿郎的故事》至今仍是港片的经典,而《喋血双雄》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巅峰之作。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时,谭家明应该会觉得自己很牛,因为他是在跟一帮高手过招。


老人扎堆,青黄不接
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产生了1965年出生的影后,1964年出生的影帝,还有10岁的年度新人。什么叫青黄不接,这种“老年影帝(后)”“儿童新人”的格局上便可见一斑。
在《我要成名》中,刘青云借着混不出名堂的大配角潘家辉之口,骂香港电影制作没有敬业精神,导演不像导演,演员不像演员。
整个电影业的浮躁是青黄不接的外部原因,而电影新人缺乏锻炼机会则是内在病症。
拍电影又是门手艺活,新人出道要真刀实枪练习才能成长。刘伟强当摄影指导的时候赶上了香港电影繁荣期,所以能找到投资拍处女作《朋党》,当时他说自己还没找到当导演的感觉。但现在香港电影没有那么余钱让年轻人折腾。从1997年到2006十年期间港片产量缩水一半。连许鞍华都要北上,在大陆找投资拍电影。

征战内地,水土不服
香港电影向来对市场反应敏感。从本届金像奖各项提名便可以看出,近年来香港电影对于内地市场的重视。但是内地是一个陌生的市场,需要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,不能太嚣张,不能玩过火。要找准自己的节奏,需要磨合与调整。曾经张扬的香港电影因为过分讨巧已经憋屈成了没有个性的小媳妇。
但是香港电影的生命力在哪里?就是香港电影风风火火,不管不顾的那股劲;就是那些小打小闹的B级制作,放开手脚、挖空心思地票房炸弹。很多港片的经典就是在林林总总的垃圾片中产生的。比如《古惑仔》系列,文隽说当年写剧本是飞纸仔,一个故事大纲,每天一页手写剧本,第二部《猛龙过江》只拍了14天。制作不严谨,内容欠考虑,但电影好看,票房很好。为赶时间临时采用的手提摄影,因此还成了一种风格,引得后来者纷纷效仿。

明日黄花,前途未卜
2007年1月24日,见证香港电影业兴衰的《电影双周刊》停刊。当年正是因为《电影双周刊》的总编陈柏生的提议,1982年,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才运作了起来。虽然,一本杂志的倒闭对香港电影、香港电影金像奖不至于产生多大的影响。但是却让人有唇亡齿寒之感,香港电影的确是进入了日薄西山的衰境。在整个亚洲市场,韩国电影、泰国电影纷纷崛起,香港亦不再是当年的“东方好莱坞”。香港电影垂垂老矣,但若要说它真死了,好像也还有一口气,五年,十年,残喘下来,或许还能回春也未可知,而这实在是要看香港电影本身的气数了。——这话说得貌似听天由命,其实是最积极的,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关键要看香港电影人的表现。
后记:这个东西改了又改,最后成了豆干。现在对自己写的东西几乎都丧失了判断力。

没有评论: